港大天体物理研究揭示垂死恒星130年演化奇观
August 21, 2025
IC418,别名“螺旋图星云”,来自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创用CC图像
图片来源:NASA(改编自原始哈勃太空望远镜图像))
科学家首次成功捕捉著名的“螺旋图”行星状星云 IC418历时130年的非爆炸性演化历程——几乎是人类平均寿命的两倍。这项成果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艾伯特·齐尔斯特拉(Professor Albert ZIJLSTRA)以及香港大学(港大)太空研究实验室主任柏坤霆教授(Professor Quentin PARKER)共同发表,并已刊登于国际权威期刊《天体物理学快报》(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)。
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在行星状星云(Planetary Nebula, PN)中观测恒星演化的时间纪录,甚至可能是迄今在所有恒星中所观测到的最长演化过程,其变化幅度亦十分显著。
此研究对恒星演化理论具有深远影响。现有模型可能需要修订,以解释这种更缓慢的恒星演化速度;同时,碳星*形成所需的质量下限亦可能需要调整,因为IC418是由一颗质量较大的碳星演化而来,这一点与现行理论预测有所出入。
全文于2025年8月20日刊于香港大学网站:
